近两年来,京津冀金融大战一直暗流涌动,尤其在河北,更是成为各家金融机构必争之地。
一个表现就是省外银行在河北纷纷设立分支机构。2008年7月,天津银行唐山分行正式揭牌,成为全国首家获准在唐山设立一级分行的城市商业银行。
另一个表现是域外银行与省内银行的携手。2008年9月,北京银行认购廊坊银行股份7500万股,成为该行的第一大股东。这一创新举措开创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发展的崭新模式。2008年11月5日,东莞银行与邢台市商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拉开了两家银行的合作序幕。
第三种表现是我省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随着资质的提升而选择更名,更名后在省内其他市设立分支机构,扩展版图。目前,廊坊银行已经获批在石家庄设立分支机构。其他如承德银行、沧州银行也在积极准备扩张之旅。
这种态势意味着银行间的竞争更激烈了。如果站在更大区域内审视这种态势,这又是京津冀金融走向融合的表现。联系到之前廊坊银行携手北京银行,乃至天津银行在河北布点等诸多举动,可以说京津冀金融大融合的态势也是河北金融业发展的机遇。
河北省已经为这种趋势带来的机遇做了预判,《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(2009—2013)》便明确提出,在加强与京津金融产业合作的同时,加强与环渤海省会城市、中心城市金融业的交流,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,加大相互间的支持配合力度,实现环渤海区域金融产业的共同发展。
但机遇也往往伴随着挑战。京津冀金融业的融合过程,也是一个行业“洗牌”的过程。在此过程中,有的将脱颖而出,有的银行可能会一蹶不振。我省要想把握住这一趋势,就需要尽早优化金融产业布局,利用北京金融资源和天津的金融创新政策,促进利益分享机制加速向我省传导。这样才能在京津冀金融业的竞合中争取主动。
|